魏征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一代名相,他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民本思想时刻警示唐太宗勤政为民,励精图治。他辅佐唐太宗前后17年,一心为国,刚正不阿,先后陈事200多次,使唐太宗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为创造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明盛世——贞观之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魏征(580~643),字玄成,唐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祖籍钜鹿下曲阳(今河北省晋县),出生于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其父魏长贤博学多才,精通文史,曾任北齐著作郎,后因直谏朝政,贬为上党郡屯留县令。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迁居相州内黄。魏征早年家境遭变,家业衰落,然而他胸有大志,喜好读书,多所涉览,尤属意于历代兴衰得失之道,精通治国理论方法,为他后来从政、治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魏征的青年时代是在隋末的动乱年代度过的。
隋大业十二年(616),隋武阳郡丞元宝藏起兵响应李密,请魏征到郡府掌管文书,李密特别看重魏征的才能,遂请魏征到元帅府任文学参军,掌管记室。隋大业十四年(618年),李密兵败降唐,魏征也随李密来到京城长安,投奔唐高祖李渊,任秘书丞。此时,魏征亲眼看到农民的悲惨生活和农民起义军的伟大力量,懂得了“水能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对他以后政治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唐武德四年(621),太子李建成以魏征为太子洗马(太子侍从),掌图书缮写,并非常恭敬他。唐统一后,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矛盾激化。魏征屡屡劝说李建成早下决心,除掉李世民以绝后患。武德九年(626),李世民先发制人,在玄武门设下伏兵,一举诛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取得了玄武门之变的胜利。一天,李世民召见魏征责问道:“你为何要离间我们兄弟?”魏征从容答道:“太子如果采纳了我的意见,绝不会有今天的杀身之祸。”李世民早闻魏征的才能,又见他临危不惧,更加器重他,任命魏征为詹事主簿(掌管太子府文书、簿籍和印鉴的长官)。是年,李世民继皇帝位。次年,改元贞观,李世民是为太宗。旋升魏征为谏议大夫,并封其为钜鹿县男。不久,太宗派魏征安抚河北,授予他遇事可酌情处理的权力。当时,河北州县流散有不少李建成和李元吉余党,魏征到了磁州(今河北磁县),遇到前东宫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被锁在囚车中押解京师。魏征说服了押解官员,立即释放了李思行等人,并下令将原来东宫和齐王府的旧属一律赦免。魏征圆满完成了安抚河北的使命,太宗非常高兴,魏征也因此更加获得了唐太宗的信任和器重。
贞观元年(627),太宗刚继位,多次把魏征召到卧室,单独询问治国施政的得失。魏征为遇到赏识自己的君主而喜不自胜,尽力出谋划策,对自己心中的想法也总是倾囊相授,毫不隐瞒。太宗与他谈论,总是欣然接受他的意见。太宗曾经慰勉魏征说:“您所陈述进谏的事,前后有二百多项,若不是您至诚报效国家,又怎能做到这些?”是年,太宗又升任他为尚书右丞。有人诽谤魏征包庇自己的亲戚,太宗听闻后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去查办,结果查无实据,温彦博向太宗奏道:“魏征作为一个臣子,应该使自己的行为显明,他不能远避嫌疑,以致遭受这些没有根据的诽谤。虽然没有私情,也应当受到责备。”太宗命温彦博礼让魏征,并说:“从今以后,行为不得不存痕迹。”次日,魏征入朝上奏太宗说:“臣听说君臣立下协契,道义同为一体。不存在公道,置国家大事于不顾,一味追求行为显露痕迹,如果君臣上下都遵循这一条令,那么国家的兴衰就难以预料了。”太宗大惊失色说:“我已经悔悟了。”魏征又跪拜说:“愿陛下让臣做良臣,不要让臣做忠臣。”太宗说:“忠臣和良臣有区别吗?”魏征说:“稷、契、咎陶是良臣,龙逢、比干是忠臣。良臣使自身获得美名,君主得到光耀的称号,子孙世代相传,福禄无边。忠臣则受诛杀,灭九族,使君王陷入罪恶,就和国家一起灭亡了,只得到一个忠臣的空名。这即是忠臣和良臣区别。”太宗非常赞同魏征的说法。接着问道:“做君主的人怎样做才能明,犯何过失才会暗?”魏征说:“君主之所以明,在于多方听取意见;之所以暗,在于偏听偏信。尧、舜大开四门,眼明能视四方,耳聪能听四方,虽有共工、鱼玄,不能蒙蔽他们,好听的言辞荒谬的行为,也不能将他们迷惑。秦二世身居深宫,偏信赵高,天下动乱而不得闻;梁武帝偏信朱异,侯景即将攻城而不得知;隋炀帝偏信虞世基,盗贼四起而不知晓。所以说,君主如能多方听取意见,奸臣就蒙蔽不了君主,下情就能上达朝廷。”太宗深深地被魏征的话打动了,赐给魏征绢五百匹。
贞观二年(628),当时朝廷大臣们对如何治理国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有的人上书要太宗“独运威权”,有的人建议太宗“耀兵振武,慑服四夷”。唯有魏征建议太宗应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四夷自服。魏征的谏言与太宗不谋而合。太宗采取了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等一系列举措,使得国内逐渐出现了安宁繁荣的局面。
贞观三年(629),魏征升任秘书监(掌管皇宫图籍的长官),参与朝政。魏征感到国家经历了丧乱之后,图籍散失,制度、法令纷乱繁杂,遂奏报太宗组织学者将古籍进行校定。几年之间,秘府中收藏的书籍,齐整而又完备。
贞观六年(632),魏征任职检校侍中(检校中央、地方官衙公文等的主官),晋爵为郡公。是年,文武百官和各州县纷纷请太宗举行封禅大典,为此,朝廷中君臣之间展开了一场是否应该封禅的争论。在封建时代,封禅是只有功德至伟的皇帝才有资格举行的活动,是一个王朝太平、强大、富庶、繁盛的象征。唐太宗是个头脑清醒的人,对封禅典礼有明智的看法,可很多大臣仍然举出许多理由,要求举行封禅大典。唐太宗架不住群臣屡次三番的请求和动员,于是便心动了,也想借此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丰功伟绩。
正当唐太宗下令筹备封禅大典时,魏征听闻此事后,随即站了出来,明确表示反对封禅。太宗虽很恼火,但他抑制住了心头的不快,想与魏征平心静气地辩论一番,看看魏征到底有什么理由来反对封禅的决议。于是,太宗调整了一下烦躁的情绪,沉着地说道:“朕今天倒要好好听听你的高见,你可以坦率地讲出你的想法,不要有什么顾虑。”说到这里,太宗继续问道:“朕的功业还不高吗?”“高。”魏征应声答道。“朕的德行还不厚吗?”“厚。”“那天下还没有治理太平吗?”“太平。”“异族不仰慕我的仁义吗?”“仰慕。”“祥瑞的征兆显现了吗?”“显现了多次。”“全国五谷是不是丰收了?”“丰收了。”太宗见魏征每问必答,而且都是肯定的回答,不禁有些诧异:原以为他反对封禅,必定会先竭力否定这一系列前提的,可他竟然如此痛快地都承认了,诧异之余,唐太宗不免有些愤怒,既然如此,你又为何要反对呢?魏征回答道:“陛下的功业虽然很高,但百姓并没有完全得到实惠;陛下的德行虽厚,但恩泽还没有遍及每个角落;天下虽已太平,但还不足以供应过度;异族仰慕仁义,但还不能满足他们的所求;符瑞嘉兆虽多次显现,但黑暗的、不祥的事物还有不少。这几年虽然连年丰收,但国库依然空虚,这就是臣认为封禅不妥的理由。臣暂且借人来打个比方,一个长期患有病痛的人,经过医治调理,病情虽有好转,但骨瘦如柴,身体还虚弱不堪。此时就命他背一二百斤的米,而且还必须一天走一百里路。试想,这个病人能做得到吗?隋朝的祸乱,还不止十年,我们的国家就像一位饱受病魔缠身的垂死之人,陛下为他做了悉心治疗和照顾,病情虽然稳定并已开始好转,但身体依然虚弱,元气毕竟还未马上恢复。要说已经变得跟健康人一样的结实强壮,那绝对是自欺欺人的话。如今,陛下准备东去泰山举行封禅典礼,规模浩大,声势动天,一路上吃喝住行的供应招待,该有多大的花费和开销啊!而且陛下亲自主持这种旷世不遇的隆重大典,各国的君长和使节势必也会前来祝贺,这又是一支庞大的阵容,对他们的接待不能马虎轻慢,无疑又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可是,当今的河南、山东广大地区,到处是荒山野泽,茫茫千里,禾苗庄稼稀稀落落,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崎岖,一片萧条,这种景象怎么能让那些异邦外人亲眼看见,而使他们探清我大唐的空虚呢?就是竭尽财力给以厚赏,也不能满足异族的欲望;即使连年免除赋役,也不能抵偿百姓的劳力费用。制造这虚假的繁荣和太平,结果只有使刚有生气的国家元气大伤,使刚有温饱的百姓再次坠入饥寒之地,使头脑稍为清醒的君主萌发骄态。一旦遇上水旱灾害和政局动荡,我们将拿什么去抵挡和救御?到那个地步时,陛下可就追悔莫及了。这些看法岂仅是臣之私见,的确是天下百姓的心声,是从沉痛的历史教训中总结出的真谛啊!”唐太宗从魏征的这席话中醒悟过来,加上适逢河南、河北许多州地发生特大水灾,随即取消了封禅的计划。终其一生,唐太宗始终也没有去过泰山。
贞观七年(633),魏征代王珪任侍中(右相),尚书省长期积压没有判决的诉讼案,魏征受命秉公处理。
贞观十年(636),由魏征总监撰修的五朝(周、齐、梁、陈、隋)史书告成。唐太宗为嘉奖魏征,加封魏征为左光禄大夫(朝廷顾问),进封郑国公。是年,魏征因体衰多病,且患有眼疾,多次请求辞位。太宗说:“朕把你从虏获的敌军中提拔起来,任命你担任重要的职务,见到我的过失,你没有不直言劝谏的。如果说金子贵重,那是因为它对人们有很大的用处。然而,如果它只是含在矿石中不被发掘出来,就算它有再大的价值也是无法体现的。如果能够遇到高明的工匠,把金子从矿石中提炼出来,并制作成各种美妙的金器,这样才能被世人视为价值连城的珍宝。如果没有这高明的工匠,它也只能是块石头。朕正是把自己比作金矿石,把你比作好的工匠。你虽然身患疾病,但还未衰老,哪能就这样辞官呢?”不久,魏征又当面请求辞位。太宗很难再违背他的请求,于是拜魏征为特进(散官,没有实际职务的官),仍知门下省事,诏朝章国典,参议得失。
贞观十一年(637),唐太宗为了个人享乐,在洛阳修建飞山宫。魏征谏曰:“过去隋朝,统一天下,兵甲强盛,据有天下30多年,教化行于万里,威势震撼异族,然而顷刻丧失殆尽。隋炀帝难道厌恶天下安定,不求国家长治久安吗?是他倚仗国力富强,不考虑后患的缘故。驱使天下的人来满足自己放纵的欲望,用尽万物来奉养自己,搜求财帛女子,修饰宫宇,筑高台榭,徭役无时止息,征战接连不休,对外显示自己的威严,对内常常险诈猜忌,谗佞邪恶者进用,忠正之人斥退,上下互相欺瞒,百姓无法活命,以致君王死于匹夫之手,子孙绝亡,被天下人所耻笑。圣人乘此时机,拯救天下危难。如今隋帝的楼台馆所,尽被陛下所居;奇珍异物,尽为陛下所有;贵妇美女,尽在陛下身边;四海九州之人,尽为陛下臣子。如能借鉴隋朝之所以灭亡的原因,思虑我朝获取天下的缘故,焚毁隋宫的宝衣,废弃阿房的广殿,安居于低矮的宫室,那即为上等的德行。如已成之业不致败落,承袭其原有的楼台馆所,取消一切不急之务,在用人方面使人心悦诚服,不把劳力用尽,常考虑百姓的疾苦,百姓即会因仰慕您而终身追随于您,那即是次一等的德行。如不思虑创立帝业的艰难,认为天命可以依仗,凭借基址扩建宫殿,快意于奢侈淫逸,使人们不见德政而劳役不休,那就是下等的德行了。用暴政取代暴政,必将再次出现动乱。做事不合法规,没有可以让后人效法的准则,就会导致民怨神怒。民怨神怒,灾害就会发生,而动乱也会随之而来。动乱发生,自己的生命和名声能保持善终就很少见了。”唐太宗听了魏征劝谏,觉得甚有道理,随即下令停修了飞山宫。
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逐渐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安宁,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以致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的危机,于是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的第二疏,意在劝谏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唐太宗看后猛然警醒,表示从谏改过。这篇谏文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
贞观十三年(639),魏征见唐太宗近岁颇好奢纵,恐其不能克终俭约,故而向太宗上疏直谏,指出了太宗十个方面不能善始善终的缺点,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十渐不克终疏》这篇奏疏,用鲜明的对比,有力的事实和论证,剖析了唐太宗自贞观以来的前后变化,魏征希望唐太宗改正这些缺点,要善始慎终,振作精神,励精图治,继续保持贞观之初的优良作风。这篇奏疏震动了唐太宗。太宗道:“朕今闻过矣,愿改之,以终善道。有违此言,当何施颜面与公相见哉。”并将魏征这篇奏疏写在了屏风上,以便朝夕阅读,激励自己。
魏征的谏言虽然多次被采纳,可是并不是每次谏言都会被太宗欣然接受,有时太宗还真动了杀他之心。一次,唐太宗被魏征的直谏说得面红耳赤,气愤不已,罢朝后,太宗回到后宫,依然怒气冲冲地说:“我早晚要杀掉这个乡下佬。”长孙皇后得知太宗因魏征的直谏总使其下不了台而气恨魏征,随即退下并穿上朝服为太宗祝贺。太宗惊问何故,长孙皇后说:“臣妾听说君主英明,臣子才会直率坦诚。而今魏征能够如此直言不讳,敢说敢为,正说明皇上是个明君,我怎能不祝贺呢?”经过皇后这一戏剧性的婉转劝阻,才使太宗龙威稍减,转怒为喜,更加敬重魏征。
贞观十六年(642),太宗对侍臣说道:“当今朝臣忠诚正直的,没有人能超过魏征,我将派他辅佐皇太子。”遂拜魏征为太子太师,知门下省事如旧。是年,魏征病危,太宗亲自前往探望,见魏征生活简朴,居室简陋,连一个正规的客厅和卧室都没有,随即下令为其修建一个正厅,并将白色的褥子和布被赐予魏征,用此满足魏征崇尚简朴的心愿。直至魏征病重,太宗再次前往魏征府第看望时,魏征拼尽全力说道:“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人之将死,却仍在忧虑社稷的安危,操心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太宗听罢魏征的临终遗言,甚为感动,以至垂泪哽咽。
贞观十七年(643)正月,魏征病逝。太宗亲自到魏征家中吊唁,悲痛万分,下令停止上朝五天,准允魏征陪葬昭陵(唐太宗的陵墓),并追赠魏征为司空、相州都督,赐谥号“文贞”。太宗亲制碑文,并为书石,追思不已。他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魏征是历史上享有盛名的谏臣。《旧唐书》云:“前代诤臣,一人而已。”魏征一生节俭,不谋私利,不置产业,以社稷为重,刚正不阿,辅佐唐太宗前后17年,居相位13年7个月,编写了稽古致治的匡政巨著《群书治要》和《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大量历史论著,还有《魏郑公诗集》和《魏郑公文集》等,并先后陈事200多次,对唐太宗的理政治国,个人得失,多有诤谏,使唐太宗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为创造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明盛世——贞观之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参考书目:
1.《旧唐书·魏征传》。
2.《新唐书·魏征传》。
3.《资治通鉴》。
4.《内黄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中国方志网
河南党史方志网
热门网站
返回顶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