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顼是“三皇五帝”之“五帝”中的第二个帝君,号高阳氏。颛顼帝对天道巫政历法进行了改革,劝导和鼓励百姓遵循自然规律开垦土地,从事农耕。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天象历法“颛顼历”。定婚姻,制嫁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发展部落联盟,整顿社会秩序,促使宗教进化,民安其生,实现了华夏部族的统一。
颛顼帝列“五帝”之二,又名颛畜、颛玉、玄帝、黑帝、北方之帝。生卒年不详。颛顼是轩辕黄帝的孙子。颛顼帝的父亲名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昌仆(又名女枢)为妻,在若水(今四川泸水之打冲河)生下颛顼。因最初建侯国于河南杞县高阳,故号为高阳氏。颛顼12岁时,追随伯父少昊金天氏学习政事,20岁继承帝位,迁都于帝丘(今河南内黄县)。颛顼帝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其在位78年,享年98岁,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据历史记载,当时巫术、占卜和祭祀泛滥成灾,占卜结果往往互相矛盾,严重影响了部族间行动的统一和部众的团结。尤其在九黎地区更加突出,达到了“民神杂糅,家为巫史,民渎齐盟,灾祸荐臻”的地步。颛顼帝继位后,开始进行改革,建立统治机构,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天道巫政历法改革。颛顼帝除保留了经国家批准的宗教机构、场所、人员外,下令在民间禁绝巫教。绝地天通,加强中央政权的威势,设重和黎为左右监,重为“南正”,司天事,统理天下神职人员和民事人员;黎为“北正”,司地事,管理天下众生(黎民百姓一词或来源于此)。同时,设立了金正、木正、水正、火正、土正等职位,将各种民事分别进行管理,各司其事,开启了以民事纪官的新时代。通过一系列改革,实现了各部族间的政治、经济、信仰、历法、习俗的统一,发展了部落联盟,整顿了社会秩序,促使了宗教进化,达到了民安其生,完成了华夏文化的统一大业。
上古时候,天文历法是稳定社会秩序的头等大事。有历法,天下百姓才能民有所循,互通有无,才能安居乐业。颛顼帝根据进一步对天文观察与测算,“载时以象天”,对原先黄帝颁行的《调历》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始以建寅月为历元,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天象历法《颛顼历》。在二十四节气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把以物候观测为重点转移到以天象观测为重点,以初春元月一日黎明之时为立春,依次类推,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基本吻合了自然规律。对后来农林牧业的生产起到了科学的指导作用,人类进入了治历明时新阶段。因此,后人将颛顼帝推崇为“历宗”。
颛顼帝是传说中的人物,他有非凡的经历和超人的力量,并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他创制了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自己的版图。据《乾隆御批纲鉴》记载,中国九州的建置区划,创制于颛顼大帝时期。黄帝时代虽然统一了中原地区,但蚩尤部族一大部分退居于四川、贵州、云南一带,事实上形成长期对立局面。直至颛顼帝,才实现了中华华夏部族与川、黔、滇等地的蚩尤后裔九黎的真正统一。在此基础上,颛顼帝对中国区域建置进行明确规划,确定了兖、冀、青、徐、豫、荆、扬、雍、梁九州的名称和分辖区域。至此,中国幅员“统领万国(上万个部落),北至幽陵(今河北、辽宁一带),南至交阯(今广东、广西一带),西至流沙(今甘肃一带),东至蟠木(今东海)”。并使这片疆域达到了“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吕氏春秋·古乐》载:“惟天之合,正风乃行,其音若熙熙凄凄锵锵。颛顼好其音,乃令飞龙作效八风之音,命之曰承云,以祭上帝。”乐官飞龙氏按照颛顼帝的旨意,融汇中国八大区域的“融风”“明庶风”“清明风”“凯风”“凉风”“阊阖风”“不周风”“广莫风”的风格特点,创作成了以“召气而生物”为主题的“圭水之曲”,并铸以铜质乐钟,所形成的“五基六英之乐”,即为《承云》,用来在四方诸侯到国都举行盛会时“享上帝、朝诸侯”。可见,所作之《承云》乃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首“国歌”。
颛顼帝由于任用重、黎二氏人神分职,并设司天司地左右大监,总理五正,开创了上古中期繁荣稳定的时代,为民族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原始社会从母系氏族逐渐过渡到了父系氏族,是上古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因颛顼帝生前崇尚玄色,故后人推崇其为玄帝。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中国方志网
河南党史方志网
热门网站
返回顶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