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乔,一个从大山走出的孝廉才俊,置身皇帝昏庸、奸臣当道的政治旋涡,然而他一心为国,耿直如弦,不畏权贵、忠心直言。一代忠良,被迫害致死,暴尸荒野。悲哉!壮哉!
杜乔(生卒年不详),字叔荣,东汉河内林虑(今河南省林州)人,出生于官宦之家。杜家虽世代为官,但却恪守治家以忠孝、以俭朴、以和睦、以学博的家规,杜乔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传统教育。杜乔刚五岁时就以学识惊人,被人称为神童。他在家里很孝顺父母,虽然是每年有二千石粮食官员的儿子,但还经常徒步挑着书担去拜师求学。他先学习了韩婴注解的《诗经》,又到魏郡(即安阳一带)拜访京房的传人。京房在汉元帝时为魏郡太守,他注解的《易经》名重一时。杜乔虚心求教,收益很大。杜乔听说有个叫台佟的学者很有学识,隐于武安山中,官府多次征召皆不出去做官,就不远百里到武安求师。台佟隐而不见,他就住到台佟隐居地附近,每日到台佟处执弟子礼,然后回到自己的茅屋辛勤读书。两个月后,台佟见杜乔一如既往,丝毫不懈,就收杜乔为徒,详细为他讲解《欧阳尚书》。由于杜乔学习刻苦认真,所以对《欧阳尚书》有很深的理解。
杜乔学成后即回到家中。这时杜乔已近三十岁了,为了达到入仕的目的,他经过反复考虑,决定做一些惊天动地的事情。第一,他知道在封建时代 “孝”字对评价一个人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先在“孝”字上做文章。杜乔母亲早亡,对待继母,他比待自己母亲更孝顺。父母有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父母不高兴,他总是想方设法让他们高兴起来。父母想办什么事,他总是抢着去为他们办成。杜乔孝子的名声传遍了四方。第二,杜乔设法为社会做一些公益事业。那一年天大旱,杜乔积极加入求雨的人群之中。每看到天上炽热的太阳,他总是在太阳地里祈祷说:“上天,为小民们的生存,快赐给雨吧。”从头到尾,一如既往,直到下了雨。人们都称赞杜乔是为乡亲们办实事的贤良之人。县令还将杜乔的表现推荐到州府。杜乔听说邻里农人有病,他不仅省下钱帮他人治病,还去帮他做田里的农活,使邻里病好后粮食也不少收。当时魏郡太守是历代传说的二十四孝中的黄香,他听到杜乔这些感人的事迹后,就将杜乔推举为孝廉,表奏朝廷。
由于杜乔精于《欧阳尚书》,所以很快被司徒杨震看中,成为其僚属。不久,杜乔升为南郡太守。南郡在汉时幅员辽阔,东到湖北黄冈,西到四川巫山,北到襄阳安陆,南到恩施,郡治在江陵。杜乔到南郡后招还流亡,借赈贫民,开通水运,抑制强暴,为当地百姓办了很多实事。杜乔初到郡时,每石谷价近千钱,盐九千钱,民户为一万五千余。三年后,郡中米每石才八九十钱,盐每石三四百钱,民户增至五万余,一郡大治,被提升为东海相(东海治现在山东剡城一带)。数年后,朝廷征拜杜乔为侍中(侍中是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应对顾问的官,权力相当于宰相)。到汉顺帝汉安元年(142),朝廷派以侍中杜乔、周举为首的八名光禄大夫,分巡天下州郡,表贤良,显忠勤。其贪污有罪者,刺史、二千石驿马报奏朝廷,以下者八人可自行任免官员。杜乔巡行东部,“表奏泰山太守李固政为天下第一”,朝廷即擢升李固为将作大匠(职掌宫室、宗庙、路寝、陵园、土木营建的官)。除表彰清官能吏外,八使所奏贪官污吏都与大将军梁冀及宦官亲党有关,使梁冀等无法包庇而按律法作了处理,梁冀等人对杜乔意见极大。事情结束,杜乔被提拔为太子太傅(朝廷的辅政大臣),又转升为大司农(掌管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进入朝廷九卿之列。
东汉王朝中后期,外戚及宦官专权。这些人多是不学无术,背后有皇帝和皇太后作靠山者。汉顺帝时,梁皇后之父梁商为大将军,梁商在外戚中是比较出色的人物。但梁商死后,其子梁冀任大将军,总揽朝纲。梁冀任用小人,结党营私,打击忠良,排斥异己。杜乔、李固生性耿直,是当时代表忠贞之臣与梁冀斗争的主要人物。
当时,梁冀的子弟们和宫中的宦官,虽然毫无功绩,但却大都得到封赐。杜乔上书进谏说:“陛下从一个藩臣(顺帝曾为济阴王),一跃而成为皇帝,这是民心所向。然而,陛下不是优先重用忠良贤德的人,而是对身边的那些近臣加以封赏,伤害了良善,助长了阿谀奉承的邪气。臣听说古代的明君,奖罚必以功过而论;末世昏君,奖罚则出于私心。今梁氏一门和那些猥琐的宦官,并无任何功绩,却都身佩印绶,分封土地,这样的乱滥情况,真是不胜枚举!有功于朝政的人不予奖赏,将会使良善之人感到失望;那些奸臣小人不予惩罚,必然使邪恶之辈更加肆虐。这样,虽然有利斧刑具放在那里,而人们也不会畏怯;虽然颁奖授爵,而对于众人来讲,也起不到勉励作用。如果照这种办法走下去,不但只是损害朝政,恐怕还要遭致祸乱,丧身亡国呢!难道可以不谨慎从事吗?”梁太后虽信任杜乔,但杜乔参奏的是其哥哥,她十分不快。梁太后对杜乔的奏章虽未怪罪,却也置之不理。梁冀知道后,对杜乔的成见进一步加深了。然而,此书奏上后,朝廷没有任何答复或反应。
一次,云南永昌(今保山)太守刘君世给梁冀私献金蛇。这金蛇是一种珍品,应该由国家珍藏。益州刺史种暠闻知后,就驰传上言,把献蛇人逮捕,将金蛇交大司农杜乔保管。梁冀向杜乔索要,谎说借观之,意欲把赃物藏下,杜乔按规定不给,梁冀对杜乔甚为不满。
杜乔担任大鸿胪(管少数民族和诸侯)的时候,梁冀的小女儿死了,梁冀要求大臣们都去参加葬礼,唯独杜乔没有前去,梁冀由此更加对杜乔怀恨在心。
年幼的汉质帝被梁冀毒死后,太尉李固(陕西南郑人)和大鸿胪杜乔等联名上书,请求立贤德的清河王刘蒜为帝。梁冀把大臣们召集在一起,气势汹汹地宣布要立十多岁的蠡吾侯刘志为帝,大臣们看他杀气腾腾的凶相,都只好说:“听从大将军的安排。”只有李固和杜乔仍坚持自己原来的意见,梁冀厉声说:“退朝!”就这样,蠡吾侯刘志终于继位,是为桓帝。于是梁冀就决心除去李固和杜乔这两个与其分庭抗礼的眼中钉。
建和元年(147)六月,杜乔升为太尉(掌管国家军事),升上了权力的最高层。梁冀以为杜乔会感激涕零,所以在对汉桓帝迎娶梁冀的小妹为皇后的仪式上,要杜乔用厚礼迎办,但杜乔坚持执行先皇定下的规矩,没有听从。梁冀想让私党汜宫为尚书,但杜乔知汜宫贪赃枉法,不肯任用。于是梁冀决定置李固和杜乔于死地。正好因甘陵人刘文和魏郡人刘鲔反叛,梁冀就让死党奏劾李固与杜乔,逮捕治罪。梁太后素知杜乔忠心耿耿,仅以地震为因免去了其太尉之职。但梁冀必欲置二人于死地,诬李固、杜乔与反叛勾结,又派人通知杜乔,勒令杜乔自杀可保全家人。后又派人到杜家监视,但没听到杜乔家的哭声,梁冀就又去奏知梁太后,将杜乔逮捕,在狱中把杜乔害死。杜乔的妻子在梁太后保护下回归林虑老家。梁冀将李固、杜乔之尸暴露于城北要道上,下令说:“有收尸者加其罪。”李固的弟子郭亮及南阳的董班不惧,前去祭李固尸。杜乔的下属陈留人杨匡为杜乔守尸12日,并到金殿上书感动了梁太后,准许将二人归葬。因李固的汉中老家被梁冀满门抄杀,所以三人商议将杜乔、李固都葬在林州。杜乔墓在姚村上陶村,李固墓在城郊乡东街村北。当时,京都洛阳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曲如钩指梁冀、胡广等人,直如弦指的是李固和杜乔。
杜乔与危害国家的权奸不共戴天,死得轰轰烈烈,堪称为忠烈楷模,为人民所崇敬。林州上陶村的杜乔墓从汉代以来即受到各朝各代的保护和瞻仰。特别是明万历年间原林县代理县令张应登不仅热忱宣扬忠臣杜乔的忠烈事迹,还作《祭汉忠臣杜太尉墓记》,拨资修葺其墓,供历代祭拜瞻仰。
参考书目:
1.《后汉书·列传第五十三》。
2.《彰德府志》。
3.《安阳市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中国方志网
河南党史方志网
热门网站
返回顶部
微信公众号